互联网3.0还没摸透,怎么就来5.0了?

美国硅谷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最近公布了一下他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他称之为互联网5.0。


主要是Jack非常不喜欢当下的互联网3.0形势,他认为互联网3.0已被风险投资人绑架。这3.0还没摸透,4.0还没概念怎么先5.0了呢?实际上Jack所说的互联网5.0,实际上是互联网2.0+3.0模式代表的逻辑。


互联网2.0的特征是平台控制用户的内容和数据,而3.0则是去中心化和代币化。然而3.0的代币化带来了很多对用户和监管的困扰。对于用户来说难以分辨是因为价值而来的真实用户,还是为代币升值的投资者。拿StepN这款“赚钱跑鞋”来说,你是为了赚钱还是健身才买的呢?


Jack Dorsey不满当下区块链被投机者占据的现状,提出了web5.0概念


对于创业者来说,团队精力会在维护价格或开发产品的价值之间难以取舍。对于监管层,也很难判定代币是属于证券还是实用性代币。这些噪音都是区块链行业的阻碍,使得不少优秀人才对区块链行业望而却步。


2016年区块链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开发者Mike Hearn就表示,对币圈的投机氛围感到失望。2020年,著名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 (DeFi) 开发者AC也表示对币圈的投资气氛很失望,并选择离开。


当下区块链行业发展活力最大的,就是交易赛道。包括交易所、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去中心化交易协议。而且十分讽刺的是,号称去中心化的币圈受益最大者都是中心化的公司,而真正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那些团队,特别是没有发币的团队,都没什么收益。


正是这种投机的气氛让很多有理想和情怀的区块链创业者远离了这里。


用3.0的技术解决2.0的问题,就是3+2=5的Web5.0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Jack说自己的项目是5.0,3+2的含义是指用3.0的去中心化来解决2.0的问题并达成与2.0一样的用户体验,让用户创造价值的愿望成真。


Jack的5.0设计由两个部分组成,去中心化身份协议和中心化应用。前者是采用了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网络的ION协议,具备Claim可验证性和可发现性;去中心化应用布置在区中心化网络节点上,具有可发现、可复制、语言可发现、消息可达、多种实体。在用户端的管理工具就是钱包软件,负责管理包括身份认证、登陆、发现、炎症、授权和角色的ID及数据。


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在2016年创立的Soilid,是用称作Pod的容器来储存用户储存和管理自己数据,用户可以搭建自己的Pod或从托管商处购买Pod,对应用户的Pod用户唯一的WebID。


Solid的模式,用Pod作为身份识别


字节跳动位于新加坡的早期投资方SIG领投的4000万美军的字节贸易公司,在最近发布的产品愿景和以上这两个项目有很多类似之处。只是相比之下,字节贸易的设计更有系统性。


在字节贸易的设计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节点,定义节点的系统为ByteOS,其包括了去中心化文件系统,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去中心化消息系统。在应用方面,则定义了数据服务和索引搜索服务。


总得来看这三个项目有着类似的构架,都是以客户节点来储存管理用户的数据,整合了DID系统来管理所有权和授权使用。可见全球各地的团队,都作出了一些细节上有差异,但有着共通愿景的设计。


其一,是让用户重新拥有自己的数据。其二,做出足够好的产品,解决现在区块链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并尽早让用户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如何让3.0更快进入人们的生活,才是当下最要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2.0时代,全球有48亿PC桌面用户,52亿手机用户,每天在网络上花费的事件是6.85个小时,每个月产生400亿的数据,美妙都有上亿次的服务器调用和数据读写,这需要分布在全球的上千万台机器来支持。


3.0发展的这10年期间,拥有钱包地址的用户大概是总人口量的2%,也就是1-2亿左右。相比之下,公链基础设施的性能却非常糟糕。BTC的TPS是7,ETH是12,EOS是3000,SOL虽号称6万却经常宕机。


这方面和2.0比有着上万倍的差距,而且从2018年到22年虽然扩容一直都是重要叙事,但实际上已被证明不可行。所以,重新定义区块链网络的技术构架和使用场景边界很重要。


开发者们已经放弃了“世界计算机”的幻想,因为高价值的交易非常稀少,不是所有交易都需要上链记录,比如聊天记录和游戏操作这些是不需要记录在区块链的,大量用户数据也不需要上链。


                                                                  

如果只是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将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制而不是全球计算机使用的话,现有的公链已经足够了。


5.0,SOlid和Personal Vault都采用了个人控制节点的计算构架设计,用节点作为个人的代理,隔离链上和链下功能。这样的道路并不是没有挑战,毕竟无论是专职开发者还是书呆子,大家都不想运行自己的服务器。没人想运行自己的服务器。


字节贸易,Web5和Solid的创业者都明白自己要面临的挑战,但他们就如同互联网界的唐吉可德一样,即将对风车发起重逢,为的只是实践自己内心“让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的骑士精神。


编辑: Cloud Liu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源:元宇宙头条 文章作者:元宇宙头条
收藏
举报
元宇宙头条
累计发布内容523篇 累计总热度10万+
523篇 10万+
FTX 后院起火,Binance 釜底抽薪
FTX 后院起火,Binance 釜底抽薪
FTX 后院起火,Binance 釜底抽薪

元宇宙头条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元宇宙头条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评论 共0条
默认
|
点赞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